騰訊科技2月10日署名“舒石”的《域名專家稱未來將出現“.北京”等網域名稱》一文介紹了筆者好多年前認識的原TWNIC公關媒介負責人、現DotAsia社群關系副總裁喬敬先生對未來域名走勢的預測,其中提到:1、網域名稱就好比在網絡上的不動產,一旦注冊付年費后,該網域名稱就為注冊人所有,采用先注冊先贏的方式。注冊一個網域名稱大約只要花20元美金,如果眼光夠準,這20元美金可能變成幾千倍大也說不定。2、未來網域名稱的可能性還有很多,例如未來可能出現“.上海”、“.北京”、“.tokyo”、“.kiwi”等等的網域名稱,可能是以城市、以地區特色等為網域名稱。
此文舉(ju)了很多投資注冊類別域名(.com)成功的例(li)子(zi),也介紹了臺灣地區(qu)域名交易(yi)圈子(zi)的情(qing)況,很讓人似乎眼睛一亮(liang)。為(wei)此筆(bi)者(zhe)向(xiang)MSN在線(xian)幾位(wei)網友發出了征集意見(jian),大(da)多數人都潑了涼水。“域名投資寫的是回事(shi)兒,但頂級域的增設(she)可沒那(nei)么簡(jian)單!”有人一針見(jian)血地指(zhi)出。
在筆者看來,“.北京(jing)”域名也只是一個幻象(xiang)。未來如果出現類似域名,那也一定(ding)是假(jia)新(xin)聞。
首先,“.北京”域(yu)(yu)名是一個國際化域(yu)(yu)名(IDN),按照ICANN關于國際化域(yu)(yu)名的政策以(yi)及“品(pin)牌保護(hu)問(wen)題和對品(pin)牌及商標所有者(zhe)的影響”這一重要原則,申(shen)(shen)請“.北京”域(yu)(yu)名必須(xu)由北京市政府授權代表機構去(qu)申(shen)(shen)請,而不(bu)是任何人都可以(yi)申(shen)(shen)請,特別是中(zhong)華人民共和國以(yi)外的機構或者(zhe)組(zu)織去(qu)申(shen)(shen)請。
其(qi)次,ICANN現在只計劃先開(kai)放與國家地(di)理區(qu)域(yu)(yu)域(yu)(yu)名(ming)(ccTLD)對(dui)應的國際(ji)(ji)化(hua)域(yu)(yu)名(ming),即:在中(zhong)國版圖(tu)上,依據ISO3066規(gui)定的國家地(di)理區(qu)域(yu)(yu)域(yu)(yu)名(ming),目前(qian)只可能批準“.中(zhong)國”、“.香港(gang)”、“.澳門”及(ji)“.臺(tai)灣”4個國際(ji)(ji)化(hua)域(yu)(yu)名(ming),其(qi)他中(zhong)文(wen)國際(ji)(ji)化(hua)域(yu)(yu)名(ming)在相當長的時間內,是不會說誰想申請就批準給誰。
一個很簡單的例(li)子,“.公司(si)”、“.網絡”因為(wei)與類別域(yu)(yu)名(gTLD)有關,討論了(le)快10年了(le),誰也(ye)沒有把(ba)握成為(wei)方案提供方。這就是技術與政策問題的門(men)坎(kan)差(cha)異,詳(xiang)細可參考筆(bi)者在2008年8月(yue)23日在新西蘭奧克蘭機(ji)場采(cai)訪(fang)錢華林(lin)老師(原(yuan)ICANN董事、國(guo)際化域(yu)(yu)名委員會主(zhu)席)的文(wen)章:《錢教(jiao)授(shou)詳(xiang)述中文(wen)域(yu)(yu)名未來》。
第(di)三,根(gen)據我國(guo)信(xin)息產業部2000年11月關于中文域(yu)名政策的聲明以及《中國(guo)互聯網(wang)絡(luo)域(yu)名管(guan)理(li)辦法(中華(hua)人(ren)民共和(he)國(guo)信(xin)息產業部令第(di)30號》規定,未(wei)來將出現“.北(bei)京”域(yu)名是一個對(dui)中國(guo)互聯網(wang)絡(luo)域(yu)名管(guan)理(li)辦法不了解(jie)的人(ren)隨口說說的,它與IPv9的“.China”域(yu)名說法接(jie)近。
最后,對于(yu)用戶(hu)而言,是(shi)否需要(yao)那么多域名去讓全球用戶(hu)訪問,本來就是(shi)一個很簡單、答案明(ming)白的(de)問題——不(bu)是(shi)太需要(yao),還(huan)可能造成資源(yuan)浪(lang)費(fei)。這又反過來給“頂級(ji)域運(yun)(yun)營商”一個很簡單、答案明(ming)白的(de)經濟學常識性提醒:市場因為同類替代品存(cun)在(zai),新(xin)服務產品可能因為供過于(yu)求而難以讓“頂級(ji)域運(yun)(yun)營商”生存(cun)下(xia)去。
舉幾個例子:臺灣(wan)地區(qu)域名(ming)“.TW”至今僅僅能(neng)維持收支平衡。臺灣(wan)地區(qu)中(zhong)文域名(ming)禁止同業引入“.公(gong)司(si)”、“.網絡”公(gong)開(kai)銷售(shou),而“.中(zhong)國”中(zhong)文域名(ming)也(ye)并未公(gong)開(kai)推廣。日本國的“.JP”這(zhe)么多年來,一直處于虧損狀態(tai)。
此外(wai),“.org”上一個運營(ying)商(shang)因為虧損而(er)服(fu)務質量下降(jiang),最后才(cai)被(bei)現在運營(ying)商(shang)取代。“.Biz” 運營(ying)商(shang)Neustar公(gong)司在第1年推出8美金(jin)競拍模式(shi)推廣(guang),結果被(bei)美國政府以睹博罪沒收所得而(er)且(qie)處罰了數百萬美金(jin)而(er)造(zao)成(cheng)巨額虧損。幸好(hao)Neustar公(gong)司是上市(shi)公(gong)司、而(er)且(qie)是做很專業的(de)電(dian)信服(fu)務而(er)資(zi)本雄厚,終于(yu)渡過了艱(jian)難的(de)3年時間,才(cai)實現盈利。
以上例子活生(sheng)生(sheng)地告訴我們一(yi)個很樸素商業規(gui)則:市(shi)場(chang)供需關(guan)系,如果(guo)脫離(li)實(shi)體經濟實(shi)際(ji)需求去靠二(er)、三級交易市(shi)場(chang)托市(shi)而成就一(yi)個服務產品,那么與現在全球金融風暴來自于金融衍生(sheng)工(gong)具(ju)對房(fang)地產過渡(du)借貸造成的根源情況類(lei)似(si)。
域名(ming)注冊服(fu)務產(chan)業是(shi)筆(bi)(bi)者從1998年(nian)(nian)開始(shi)接觸、參與、研究、分析的一個產(chan)業,以筆(bi)(bi)者從1981年(nian)(nian)畢業從事過(guo)約16個行業經驗對比,覺得域名(ming)注冊服(fu)務產(chan)業是(shi)一個發(fa)展(zhan)很快行業、因(yin)此才會這么多年(nian)(nian)來媒體不斷暴光那些真真假(jia)假(jia)、虛(xu)虛(xu)實(shi)實(shi)的域名(ming)注冊服(fu)務詐(zha)騙(pian)個案(an)。
如果任何(he)人想要投資這個產品,建議多學習一下最新的(de)ICANN及中國互聯網絡域名管(guan)理政策法規(gui),以免受一些不(bu)真實(shi)信息誤(wu)導,而造成經濟損失(shi)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