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
低價的企業都死掉了,高價的品牌卻活得很好!
前不久,格力電器(qi)實(shi)名(ming)舉報奧克(ke)斯的事情,引發(fa)了輿論的強烈關注(zhu)。
可能很多人會問,為(wei)什么(me)格(ge)力能夠理直氣(qi)壯的手撕奧克斯(si)?
時間回(hui)溯至20年前。
彼時,當所(suo)有的(de)(de)(de)(de)空調企業都深陷價格(ge)戰的(de)(de)(de)(de)時候,格(ge)力率(lv)先跳出價格(ge)戰的(de)(de)(de)(de)泥(ni)潭,走上漲價之路。靠(kao)著漲價獲得的(de)(de)(de)(de)利潤(run),再(zai)反補科(ke)技創(chuang)新(xin)和渠道創(chuang)新(xin),逐漸的(de)(de)(de)(de)確立起(qi)行業領袖(xiu)的(de)(de)(de)(de)地位,擁有更多的(de)(de)(de)(de)話語(yu)權。
正因為此,才給了(le)格力手撕奧克斯的勇(yong)氣。
事實(shi)上也(ye)是如此(ci):
凡(fan)是漲價的(de)品(pin)牌都活得不(bu)錯,凡(fan)是低(di)價的(de)企業(ye)最后都死了!
同質化競爭,
價格戰淪為宿命
對于大部分企業來說,技術創(chuang)新是(shi)很難(nan)的。只能靠著(zhu)跟隨和(he)模(mo)仿,以求(qiu)得不被市(shi)場淘汰。
結果就是,產品的同質化越來越嚴重!
以曾經紅極一時的共享單車(che)為例(li)。
為(wei)什么輿論(lun)會有“顏(yan)色(se)都不(bu)夠用了”來形容行(xing)業的競爭程(cheng)度。原因就在(zai)于,共(gong)享單車均(jun)是向市場采購,本身并不(bu)存在(zai)明(ming)顯(xian)的差異化。于是,各品牌為(wei)了凸顯(xian)出差異化,只能在(zai)顏(yan)色(se)上做文章。
相(xiang)反(fan),為什么(me)早(zao)期的福特汽車(che)只生產黑(hei)色汽車(che),并不在(zai)乎消費者是否更中(zhong)意其他顏色?
其實真(zhen)相的原因是,在產品稀缺的年代里,產品處于供不應求的局面,并不需要足夠的差異化!
但當行業新進入(ru)者不斷(duan)增多、市場逐漸飽(bao)和,一些(xie)差異(yi)化(hua)特性被先進入(ru)者搶先瓜分(fen)。
比(bi)如(ru),沃(wo)爾沃(wo)占據(ju)了“安(an)全(quan)”的標簽;比(bi)如(ru),說(shuo)(shuo)到(dao)寶馬人(ren)們就會(hui)想(xiang)到(dao)“駕駛的樂趣”;比(bi)如(ru),說(shuo)(shuo)到(dao)奔馳就會(hui)聯想(xiang)到(dao)“尊貴和權威”;再比(bi)如(ru),說(shuo)(shuo)到(dao)哈弗就會(hui)聯想(xiang)到(dao)SUV。
隨(sui)著(zhu)競(jing)爭變(bian)得越來(lai)越激烈,賽道變(bian)得越來(lai)越擁擠,后來(lai)者將無差(cha)異化(hua)可選,同質化(hua)將不可避免。
回到空調行業。
像申花、新(xin)科、米博(bo)、揚子、富士通(tong)這(zhe)樣(yang)的品牌,絕大多(duo)數的消(xiao)費者根本沒(mei)有聽過。這(zhe)時候,面對高度同(tong)質化(hua)的競爭,價格(ge)戰將成(cheng)為宿命。
品牌一旦陷入(ru)價(jia)(jia)格戰后,往(wang)往(wang)陷入(ru)這樣的怪圈,那就是不(bu)管怎么樣的產品,總會有(you)更(geng)低價(jia)(jia)格的產品出現。不管下游的(de)(de)用戶給(gei)出(chu)的(de)(de)價(jia)格有多低,總有人(ren)會接(jie)單。
表面上看,價(jia)格戰的行(xing)為降低了消(xiao)費者的購買成本,生產(chan)(chan)商(shang)也愿意為之生產(chan)(chan)。但最后(hou)發現,這種“斷自(zi)己后(hou)路”的惡性競(jing)爭,不僅(jin)擾亂了市(shi)場,更(geng)是累死自(zi)己、坑死上下(xia)游(you)、餓(e)死同行(xing)的自(zi)殺行(xing)為。
02
漲價,
最有效的差異化手段
“營銷(xiao),真正(zheng)的悲哀(ai)不是產品的同質(zhi)化(hua),而是營銷(xiao)本(ben)身的同質(zhi)化(hua)。”
以瓶裝飲用(yong)水為例(li)。
由于農夫山泉(quan)率先(xian)占據了天(tian)然款(kuan)礦泉(quan)水的(de)特性,康師傅只能以“礦物(wu)質水”尋求差異(yi)化(hua);同樣的(de),為(wei)了體現產品的(de)差異(yi)化(hua),恒大冰泉(quan)強調自身“長(chang)白山天(tian)然礦泉(quan)水”的(de)特性,昆侖山礦泉(quan)水則更直接(jie),只能以水源地命(ming)名。
大(da)家應該都有這樣的感(gan)受,無從(cong)口感(gan)上來說,各(ge)礦泉水(shui)品牌(pai)之間(jian)都很說出(chu)有什么不(bu)同(tong)。以(yi)致于(yu)后面進入的百歲山,干脆(cui)以(yi)“水(shui)中貴族”為差異化,只(zhi)字不(bu)提(ti)產品本身的任何信息。
對瓶(ping)裝飲(yin)用(yong)水而言(yan),在技術創新很難實現的背景下,只能落腳到營銷的創新上。而如果連營銷的創新也變得困(kun)難時,差異(yi)化就更無(wu)從談起了。
根據定位理論(lun),構建起差異化的(de)途徑有九種,除了(le)經常(chang)提及的(de)“領導定位”和“占據特性”之外,常(chang)用(yong)的(de)方(fang)式還(huan)有“成為(wei)第一(yi)”、“悠久的(de)歷史(shi)”等等。
比(bi)如,貢(gong)茶開(kai)創了奶蓋(gai)的先(xian)河;比(bi)如鹿(lu)角(jiao)巷,讓消(xiao)費(fei)者記(ji)住了黑(hei)糖鹿(lu)丸(wan)鮮奶。
為什么王老吉和加多(duo)寶商標(biao)糾(jiu)紛跨度長達九年,也要爭(zheng)奪“誰是第一”的標(biao)簽(qian)呢(ni)?就是(shi)因為,“誰是(shi)第一(yi)”就是(shi)特性(xing),就是(shi)產品差(cha)異化。只有(you)讓消費(fei)者記(ji)住“正(zheng)宗涼茶”的(de)品(pin)牌符號,才能構建起競爭上的(de)優(you)勢。
不(bu)過,盡管“九(jiu)大差異化(hua)”手段提供了解決方案,但現實(shi)的(de)營銷環境卻是(shi),每一個(ge)類別都(dou)有成千(qian)上萬的(de)品(pin)牌(pai)。也就是(shi)說,以上的(de)手段壓(ya)根(gen)不(bu)足以滿足產品(pin)的(de)差異化(hua)需求(qiu)。
因(yin)此,漲價成了構建差異化最直觀的手段!
03
漲價背后的真相:
高價高質的優勢認知
今年(nian)2月,小米創始人雷(lei)軍在微(wei)信公眾號(hao)發布(bu)文章,稱:
“小米旗艦機,一定要去(qu)掉性價比(bi)的(de)束縛,專心做最好的(de)產品。小米9的(de)制造和研發(fa)成本(ben),絕對(dui)不便宜,期(qi)待我們(men)賣到特別便宜的(de)價錢,完全做不到。”
也(ye)就是說,即便是以“極致性價(jia)比(bi)”著稱的小米,也(ye)不愿意在低(di)價(jia)埋(mai)頭走到(dao)黑(hei)了(le)!
產品為什么要漲價呢?
原因在于,在消費者的(de)認(ren)知里,高質必然要求高價,這是成本決定的(de);反過來,高(gao)價的東西(xi)也往(wang)往(wang)都是高(gao)質的。
換(huan)言之,正是(shi)有了這樣的預期,漲價(jia)才會變得行之有效。
以小罐茶為例。
小罐茶(cha)為什(shen)么貴(gui),因為品牌在(zai)終端的(de)(de)門店和包裝盒的(de)(de)設計上(shang),盡顯尊貴(gui)的(de)(de)氣質;在(zai)嚴苛(ke)的(de)(de)茶(cha)葉的(de)(de)采(cai)摘、制作、冷藏(zang)和運輸上(shang),也(ye)無形(xing)中(zhong)增加了成本(ben);而大筆的(de)(de)營銷(xiao)費用支出,最(zui)終都(dou)會反映在(zai)價格上(shang)。
同樣還(huan)有華為。
為什么(me)華為手(shou)機可以從千元機蛻變成如今的(de)中高端品牌,為什么(me)貼牌機可以成為國產手(shou)機的(de)代表?
就是(shi)(shi)因為,華為通過不斷(duan)的科技創新,更高(gao)的質量(liang)必(bi)然要(yao)求更高(gao)的價(jia)格。反過來(lai),正是(shi)(shi)由(you)于其高(gao)價(jia),消費者也愿意相信其產(chan)品是(shi)(shi)高(gao)質量(liang)的。
一(yi)分錢一(yi)分貨(huo)的(de)道理,消費者(zhe)心理都有一(yi)桿秤。
04
漲價構建品牌的五大競爭優勢
再次回到空調上。
奧(ao)克斯、TCL的空調很便(bian)宜,甚至只需要(yao)一千多就能夠買到。但是,其市場影響(xiang)力不僅不足以對格力產生實(shi)質性威(wei)脅,而(er)且(qie)還深陷(xian)虧(kui)損的泥潭(tan)。
競(jing)爭(zheng)力反而越(yue)來越(yue)弱。
而率先(xian)漲價(jia)的品(pin)牌不僅確立了行業地位,并且通過(guo)技術和渠(qu)道構建起競爭優(you)勢,再通過(guo)提(ti)供(gong)更好的消(xiao)(xiao)費(fei)體驗,增強了與(yu)消(xiao)(xiao)費(fei)者的黏性。
最后,拿走行業70%的利潤(run)!
更重要(yao)的是,品牌(pai)一旦成為(wei)了顧客的優選,企業至少可以(yi)構(gou)建起五(wu)重商業競(jing)爭優勢:
1.創造顧客。
一方面,因(yin)為漲價(jia)行為,企業能夠(gou)獲得更多的利潤,再通過這(zhe)些利潤創造出更加滿意的產品,進而創造客戶;
另一(yi)方(fang)面,企業有了利潤后,能夠通(tong)過增(zeng)加營銷費(fei)用和后勤保障,更(geng)好的(de)維系客(ke)戶的(de)感(gan)情,加強與用戶的(de)溝通(tong),創造更(geng)多潛在的(de)顧(gu)客(ke)。
2.打造更好的伙伴關系。
一個好(hao)的(de)生態關(guan)(guan)系,往往意味著能夠讓經銷商、供(gong)應商賺到各自該賺的(de)錢,進而夠構(gou)建起更(geng)(geng)高效伙(huo)伴關(guan)(guan)系。只有有了利潤(run),員(yuan)工(gong)(gong)才(cai)能有更(geng)(geng)高的(de)工(gong)(gong)資,員(yuan)工(gong)(gong)關(guan)(guan)系才(cai)能更(geng)(geng)加的(de)和諧。
3.主導定價。
當一個品牌(pai)擁(yong)有行(xing)業的定(ding)價(jia)權時,往往標(biao)志著(zhu)該行(xing)業已經從(cong)價(jia)格(ge)戰(zhan)中脫(tuo)離了出來(lai)。而擁(yong)有定(ding)價(jia)權,也就(jiu)意味著(zhu)可以(yi)收割該領域的利潤(run)。
4.引領創新。
一家真正具有領袖氣質的企業,往往也扮(ban)演引領行業的創新(xin)和(he)發展。
過去20年來(lai),空調行業里(li)哪個品牌(pai)獲(huo)益最大?當(dang)然(ran)是格力。
在(zai)(zai)同行(xing)都在(zai)(zai)打(da)價格(ge)(ge)(ge)戰(zhan)的(de)時(shi)候(hou),格(ge)(ge)(ge)力專注于技(ji)術創(chuang)新,以更(geng)好的(de)產品滿足市(shi)場需求,成為行(xing)業領(ling)袖,并在(zai)(zai)消(xiao)費者(zhe)心(xin)中形成“好空(kong)調,格(ge)(ge)(ge)力造”,“格(ge)(ge)(ge)力掌握(wo)核心(xin)科技(ji)”這(zhe)樣的(de)品牌認知。
5.構建起防御。
與其(qi)說是品(pin)(pin)牌構建起了(le)競爭的(de)(de)“護(hu)城(cheng)河”,不如說是“讓品(pin)(pin)牌成為(wei)消費者心智中的(de)(de)優選(xuan)(xuan)”。當品(pin)(pin)牌成為(wei)用(yong)戶第一選(xuan)(xuan)擇的(de)(de)時候,品(pin)(pin)牌也就(jiu)成功(gong)構建起了(le)讓競爭對手難以撼動(dong)的(de)(de)防御墻。
正如可(ke)口可(ke)樂前總裁(cai)所言:如果可(ke)口可(ke)樂在(zai)(zai)世界各地(di)的廠房(fang)被(bei)一把大火燒光(guang),只(zhi)要可(ke)口可(ke)樂的品牌還在(zai)(zai),一夜之間它會讓所有的廠房(fang)在(zai)(zai)廢墟上拔地(di)而起(qi)。
最后,企業必(bi)須正視的是:
如果企業將漲價賺來的利潤投入到業務多(duo)元(yuan)化當中,而放棄對產品進(jin)行持續的創新。長期(qi)以往(wang),未必(bi)可(ke)以支撐起“高(gao)質高(gao)價”的消費(fei)者認(ren)知。
漲價的(de)背后一(yi)定是持續性的(de)創新,否則就成為了“無源之水”。
